Qingdao Baishicheng Hydraulic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o. Ltd.!

Qingdao Baishicheng Hydraulic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o. Ltd.
More than 20 years focus on hydraulic technology

Contact Us

Haier Road 88 Jia, Yinghai Industry Park, Jiaozhou Qingdao, Shandong Provinz, China
gsj@bscyy.com.cn
132-2087-3388
Location:Home > News > Branch News
液压知识—28条液压名词解读
2020.01.06

1

帕斯卡原理:也称静压传递原理,是指在密闭容器内,施加于静止液体上的压力将以等值同时传到液体各点。

2

系统压力:系统中液压泵的排油压力。

3

伺服阀和比例阀:都是通过调节输入的电信号模拟量,从而无极调节液压阀的输出量,例如压力,流量,方向。(伺服阀也有脉宽调制的输入方式)。但这两种阀的结构完全不同。伺服阀依靠调节电信号,控制力矩马达的动作,使衔铁产生偏转,带动前置阀动作,前置阀的控制油进入主阀,推动阀芯动作。比例阀是调节电信号,使衔铁产生位移,带动先导阀芯动作,产生的控制油再去推动主阀芯。

4

运动粘度:动力粘度μ和该液体密度ρ之比值。

5

液动力:流动液体作用在使其流速发生变化的固体壁面上的力。

6

层流:粘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质点受粘性的约束,不能随意运动,层次分明的流动状态。

7

紊流:惯性力起主导作用,高速流动时液体质点间的粘性不再约束质点,完全紊乱的流动状态。

8

沿程压力损失:液体在管中流动时因粘性摩擦而产生的损失。

9

局部压力损失:液体流经管道的弯头、接头、突然变化的截面以及阀口等处时,液体流速的大小和方向急剧发生变化,产生漩涡并出现强烈的紊动现象,由此造成的压力损失。

10

液压卡紧现象:当液体流经圆锥环形间隙时,若阀芯在阀体孔内出现偏心,阀芯可能受到一个液压侧向力的作用。当液压侧向力足够大时,阀芯将紧贴在阀孔壁面上,产生卡紧现象。

11

液压冲击:在液压系统中,因某些原因液体压力在一瞬间突然升高,产生很高的压力峰值,这种现象称为液压冲击。

12

气穴现象:也称气蚀。在液压系统中,若某点处的压力低于液压油液所在温度下的空气分离压时,原先溶解在液体中的空气就分离出来,使液体中迅速出现大量气泡,这种现象叫做气穴现象。当气泡随着液流进入高压时,在高压作用下迅速破裂或急剧缩小,又凝结成液体,原来气泡所占据的空间形成了局部真空,周围液体质点以极高速度填补这一空间,质点间相互碰撞而产生局部高压,形成压力冲击。如果这个局部液压冲击作用在零件的金属表面上,使金属表面产生腐蚀。这种因空穴产生的腐蚀称为气蚀。

13

排量:液压泵每转一转理论上应排出的油液体积;液压马达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输出轴旋转一周所需要油液的体积。

1

自吸泵:液压泵的吸油腔容积能自动增大的泵。

15

变量泵: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

16

恒功率变量泵:液压泵的出口压力P与输出流量Q的乘积近似为常数的变量泵。

17

困油现象:液压泵工作时,在吸、压油腔之间形成一个闭死容积,该容积的大小随着传动轴的旋转发生变化,导致压力冲击和气蚀的现象称为困油现象。

18

差动连接:单活塞杆液压缸的左、右两腔同时通压力油的连接方式称为差动连接。

19

往返速比:单活塞杆液压缸小腔进油、大腔回油时活塞的运动速度v2与大腔进油、小腔回油时活塞的运动速度v1的比值。

20

滑阀的中位机能:三位滑阀在中位时各油口的连通方式,它体现了换向阀的控制机能。

21

溢流阀的压力流量特性:在溢流阀调压弹簧的预压缩量调定以后,阀口开启后溢流阀的进口压力随溢流量的变化而波动的性能称为压力流量特性或启闭特性。

22

节流阀的刚性:节流阀开口面积A一定时,节流阀前后压力差Δp的变化量与流经阀的流量变化量之比为节流阀的刚性T。

23

节流调速回路:液压系统采用定量泵供油,用流量控制阀改变输入执行元件的流量实现调速的回路称为节流调速回路。

24

容积调速回路:液压系统采用变量泵供油,通过改变泵的排量来改变输入执行元件的流量,从而实现调速的回路称为容积调速回路。

25

功率适应回路(负载敏感调速回路):液压系统中,变量泵的输出压力和流量均满足负载需要的回路称为功率适应回路。

26

速度刚性:负载变化时调速回路阻抗速度变化的能力。

27

相对湿度:在某一确定温度和压力下,其绝对湿度与饱和绝对湿度之比称为该温度下的相对湿度。

28

背压:是液压装置中因下游阻力或元件进、出口阻抗比值变化而产生的压力。它既能改善液压系统某些工作特性,又有破坏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因此,有必要进行分析研究,妥善地处理背压问题。

返回顶部